三伏貼是什麼?功效、穴位及禁忌。
- info549625
- 2022年5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整理:蔡志一 博士 2021.06.30(三)
2021 三伏貼的日期:初伏國曆 7/21;中伏 7/31;末伏 8/10,冬季容易氣喘、過敏、體質虛寒者非常適合冬病夏醫,可試試三伏貼。
1. 三伏貼是什麼?有什麼功效?
有長期過敏、容易氣喘、體質虛寒的患者可能都曾經聽過中醫的「三伏貼」。然而三伏貼是什麼呢?原理又是如何運作?自己的體質適合貼三伏貼嗎?建議都要先弄清楚後再前往中醫診所開始療程喔!
所謂的 「三伏貼」是長久流傳而來的中醫療法,以「冬病夏治」的概念,在一年當中最熱的三天(也就是三伏天),在特定的穴位上貼上相對應的中藥材,連續貼 3 年-5 年來治療冬季氣喘、過敏、虛寒手腳冰冷體質等毛病。夏季天氣熱,人體血液循環佳,體內陽氣也最盛,皮膚毛孔張馳,有利於外敷藥物滲透、祛除邪氣。因此選擇在三伏天治療體質毛病,最為有效。
2. 三伏貼日期時間(2021)
一年當中最熱的三天(三伏天),初伏天是在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;中伏天是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;末伏天則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。而 2021 年的三伏天分別是:
初伏:國曆 7/21
中伏:國曆 7/31
末伏:國曆 8/10
不過,古今氣候差異漸大,因此,只要在夏至過後、炎熱的天氣治療即可。
3.三伏貼穴位在哪裡?三伏貼貼多久?
(1) 三伏貼穴位是為:定喘穴、風門穴、肺俞穴。
三伏貼是以質性辛溫透散的中藥材,製成糊團餅狀,通常會使用白芥子、細辛、乾薑、附子、薑汁等,利用藥性與暑熱氣候互相引導,使辛溫由背入肺,對肺寒症之氣喘、過敏鼻炎、體質虛寒等進行治療。
(2) 三伏貼貼多久?
三伏貼一年建議貼三次,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三日各進行一次療程(間隔一週以上)。而三伏貼藥性溫辛,貼布建議敷成人貼不要超過 4 小時,小孩不超過 2 小時,並非貼越久越好、更不適合貼過夜喔!
少數皮膚較敏感的患者,對藥物會有過敏反應,甚至起水泡,因此建議第一次嘗試三伏貼的患者,可以多留意觀察,或讓醫師檢查是否對三伏貼藥物有過敏反應。
4. 三伏貼禁忌?哪些人不能貼三伏貼?
雖然三伏貼可以調理體質,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,下列四種不建議貼三伏貼的患者:
(1) 孕婦:由於三伏貼藥物有加速血液循環、活血通絡的效果,孕婦不宜。
(2) 一歲以下的幼兒:一歲以下之幼兒皮膚稚嫩,三伏貼藥物帶有刺激性,建議滿三週歲後再向醫師諮詢。
(3) 正在感冒中:正在感冒的患者可能有發燒、咳嗽等症狀,此時對中醫而言體質室較不穩定的,三伏貼可能會有非預期中的影響,因此不建議貼三伏貼。
(4) 正在經期中:和孕婦原理一樣,三伏貼藥物有加速血液循環、活血通絡的效果,經期間不適合進行療程。
Comments